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
    事关开学!教育部印发最新通知

    2022-08-28 09:43:24    浏览:5    点赞:0

    8月26日

    教育部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了

    高等学校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

  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(第六版)

    事关开学

    一起来看最新要求

   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(第九版)要求,新版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学校做好开学前连续7天健康监测和旅居史报告等。各地要及时关注学校和幼儿园所在地、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。一旦所在地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提高,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,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,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。

    开学前

    新版中小学防控方案要求,各校要严格落实属地对从中高风险区及中高风险区所在县(市、区、旗)的低风险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,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(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)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,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,做到专人负责、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。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、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。来访人员还需核验健康码,并进行登记,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。

    新版高校防控方案规定,跨省区返校的低风险区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(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)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,并按照属地要求,做好到达后的核酸检测。师生员工返校后出发地被认定为中高风险区的,应及时向学校及所在社区报备,根据师生员工出发地疫情等级及学校所在地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。

    防控方案特别要求,高校不得对来自低风险区的师生员工采取集中隔离等“层层加码”措施。

    开学后

    高校应加强校门管理,全面把控校园进出通道,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、登记与管理。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,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。全面排查出入校漏洞,重点检查围栏损坏处、绿植围挡处、矮墙等人员可通过且无人看管的区域,及时修缮、堵上漏洞。

    开学后,如学校所在地出现疫情,中小学和高校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,可暂时停止线下教学。待疫情得到控制后,师生员工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下,根据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(领导小组、指挥部)的意见,应及时恢复线下教学。

    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、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,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,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。中小学和高校在属地卫生健康、疾控部门指导下,采取封闭管理、全员核酸检测、加强校内活动与场所管控等处置措施,及时安排线上教学。

    新版防控方案还指出,高校出现1例及以上校园感染者后,应分别在第1、2、3、7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。有条件的高校,可及时指导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抗原检测,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,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,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。

    各级学校师生员工和幼儿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。返校时,学校和幼儿园要查验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。

    原标题:《事关开学!教育部印发最新通知》

    阅读原文




    现在的家长,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。以前的家长可不管孩子上学这股子事,到了能工作的年龄基本也不会再让孩子往学校跑,平常生活中也是以家里的事情为主,学习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最主要的事情。



   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,现在的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放在手心里,除了学习之外,基本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操心。为的就是孩子将来可以通过高考进入一所好的大学,继而拥有更好的生活。



    但这样的变化就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吗?并不是。虽然家长的确加大了对孩子关注,但却少有家长能保持一个适度的原则。



   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现状之下,家长们比孩子还着急,生怕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吃亏,落后在起跑线上。于是早早的就开始花费大的力气,投入极高的成本到孩子的教育上,但却往往会出现“矫枉过正”的效果。



    看似为自己的孩子好,却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,特别是安排挤满孩子空余时间的补习班,让很多学生在学校课业之外,还要完成来自补习班的任务,十分辛苦。



    所以往往不仅没有让孩子的成绩提高,反而还造成了反作用,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。同时,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。要知道,如果只把孩子当作是学习的机器的话,这无疑是自私且傲慢的,而且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成果也不能划等号,有一个成语叫做劳逸结合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



    最近一段时间,教育部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,发布最新的消息,涉及到学生课堂制度的改革。



    一、中小学生将迎来“整改”,严禁占用其他科目,教育部为此回应!



    现如今,在校园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现象。比如孩子们很少有体育课,经常被别的科目老师占用。比如孩子们原本十分钟的课间,一半被拖堂占据,一半被提前上课占据。



    对于前者,教育部门在近些年提出了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”,重申了体育运动的作用,而后者,教育部门在近期也公布了消息,宣布将要推行新规定。新规表示,以后对于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,规定任何老师都不可以干涉孩子们的行为,不管是外出放松、嬉闹,都要尽可能的给予孩子自由,严禁占用课间的情况发生!并且,相关规定最早将在下学期九月份开始实行。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消息,都非常的高兴。



    二、为什么要强调学生课间的自由?有什么作用?



    有很多家长都表示,不就课间十分钟吗,这样的新规好像没有太大的作用。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狭窄的看法,要知道在压力山大的课程中途,课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。



    1、能够活动孩子的身体关节,避免劳损病的产生。



    现如今有很多学生,由于长时间久坐学习,颈椎、膝盖、腿很容易出现问题,包括腰部,长时间的紧绷容易导致关节部位的麻木,而中间适当的休息对于这些部位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,可以十分有效的防止关节劳损。



    2、避免孩子的视力问题。



    其次就是,孩子们上了一节课,眼睛已经非常疲惫,长时间保持在一个焦距很容易造成眼部近视,而下了课间可以走出班级,在走廊上远眺远方的事物,这对于眼镜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。



    3、有益于孩子心理放松。



    最后,孩子们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,心理的压力会逐渐的积攒,也需要发泄,课间不管是外出上厕所,还是同学间的互动,都可以很大程度的释放出这种情绪,这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。



    三、在孩子成长阶段,劳逸结合非常重要。



    就像是前文所说的,并不是长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成果,压力太大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,反而不利于学习。



    在学习中,适当的放松可以很好的调整孩子的情绪,让他们不至于被繁忙的学习任务压迫,适当的时间也不会让他们的注意力转移,能够很好的调整学习节奏。



    适当的带孩子出去走一走,进行一些体育活动,一方面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,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发展。另一方面,培养一个兴趣可以让他们偶尔用来发泄学习中的压力,还可以强身健体,头脑更好的发育。



    结语:在孩子们成长的童年时期,不应该把他们当作是学习的机器,只有保持适度的原则,让他们劳逸结合,才是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做法。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